中新網呂梁6月3日電題:探訪天下黃河*鎮(zhèn):革命老區(qū)成網紅打卡地
作者 范麗芳 李昊
6月的黃河岸邊,陽光明媚,水聲滔滔。
參加“在這里讀懂初心使命——網絡媒體革命老區(qū)行”網絡主題活動(山西站)的40余名媒體代表來到“天下黃河*鎮(zhèn)”——山西省呂梁市臨縣磧口古鎮(zhèn),“毛主席東渡黃河紀念碑”矗立岸邊,不時有游客登上游船,感受黃河的雄渾壯闊。
臨縣黨史辦主任張海紅介紹,1948年3月23日,毛澤東、周恩來、任弼時等率領中共中央前敵委員會(簡稱中央前委)機關工作人員,從陜西川口渡口乘船東渡,在山西臨縣渡口登岸,*后輾轉到河北西柏坡。
磧口自古即為軍事要沖,明清至民國年間,憑黃河水運一躍成為中國北方*商貿重鎮(zhèn),為經濟、文化樞紐。如今,距離“毛主席東渡黃河紀念碑”幾十米處,修建了紅藍相間的沿黃旅游公路。游客不僅可以重溫紅色“記憶”,還能沿此欣賞黃河美景。
磧口西連陜甘寧蒙,東連京津冀等地,特殊的地理位置促使其形成成為物資集散、水旱轉運碼頭,磧口也因此成為晉商的發(fā)祥地之一。
如今的磧口古鎮(zhèn),集明清建筑、紅色遺址、風俗民情、晉商文化、黃河文化與黃土文化于一體,保留著中國明清時期的貨棧、票號、當鋪、錢莊、碼頭等商業(yè)建筑,中國北方典型民居、院落、廟宇等傳統建筑形態(tài),以及原生態(tài)的古村落和生產生活狀態(tài)。
依托上述獨特資源,這里的人們吃上了“旅游飯”。
行走在古鎮(zhèn)街頭,隨處可見游客坐在黃河岸邊,一邊聽著黃河濤聲,一邊享用農家飯,背著相機的人不時拍照留念;晚上的磧口古鎮(zhèn)被燈光裝飾,從空中俯瞰猶如一條燈帶。
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河纖夫傳承人李世喜自小在黃河邊長大,除了再現黃河岸邊纖夫的生活,他還經營起了民宿,“2000年,磧口開始發(fā)展旅游,我就把房子裝修出來接待全國各地的藝術、攝影愛好者,一人傳十人、十人傳百人,好多學生來磧口寫生?,F在住宿條件好了,收入更好。磧口還有影視街,我還經常當演員?!?/p>
“天下黃河*鎮(zhèn)”、磧口碼頭、中央前委東渡舊址、省級旅游扶貧試驗區(qū)、網紅打卡地……磧口這個貧困的小鎮(zhèn)走出了自己的蛻變之路,也成為中國鄉(xiāng)村脫貧振興的縮影。(完)
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網,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!